这个当过电影《十七岁单车》摄影的艺术家,刚到北京就花了几乎全部家当买了一个四合院,结果“刚住进去就开始盘算怎么卖掉重新买个房子,但是等一搬出来又开始向往”。
现在他又在寻找有没有合适的四合院,想搬回去住。“我就是不由自主地欣羡那种居住,但刚住进去又马上觉得不舒服,比如上厕所啊,保暖啊,所以又想搬,到搬出来的时候心里又向往,很矛盾。”。该怎么解释这种现象呢?
“现在是中国的富人开始在居住上觉醒,开始有审美的自信了。”北京大学建筑系教授董豫赣是这么分析,“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们心虚到不敢审美,所以都要借着别人家的标准审美。
现在开始有钱的这些人,已经不需要用别人的标准来衡量自己过得好不好了,他们本能地发觉自己向往的居住不是欧陆风格,也没办法是全部的古式。
要理解居住是个传统,一种好的居住应该要适应生活的方式、社会组织方式和它们随之产生的文化。欧陆风格演化自西方,因为我们的生活被西化了,所以它在生活方式上好像比中式装修传统的住居更适应我们。
但是在文化方式和精神方式上,从本质上应该还是没办法和我们契合。实际上,中国传统的住居方式之所以开始使越来越多的人重新向往,是因为从本质上这种居住更能唤起我们的记忆,催生我们脑子里的那套文化结构。比如铺地板的砖为什么一定用方砖?因为老祖宗觉得地是方的。
不过,中国过去传统的居住是适应古代生活方式的,已经不是我们现在日常生活的合适载体。有经济能力住上好房子的人遇到的痛苦是,在欧陆的房子里他们找不到精神和文化的契合,在古代中式建筑里找不到舒适的生活起居。也就是说,他们觉醒的时候,却找不到合适他们需求的居住,对这些想买别墅的人来讲,他们找不到中式装修别墅。”
泰禾(香港)集团副总裁沈琳曾在一个别墅论坛上引用中国别墅指数研究,公布过2004年上半年的一个调查数据:在对别墅的购买倾向上,选择欧陆风格从过去的100%突然回落到25.8%,而愿意选择中式风格的则上升到20%左右。她由此解读出两个趋势:越来越多人开始厌倦欧陆风格的居住,越来越多人开始回归中式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