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作为建城3000多年的古城和建都900多年的五朝古都,独特的政治文化历史地位决定了北京都市民居的发达。长期居住北京的历代贵族、王公大臣、商贾雅士对家居环境都有相当高的需求,这些都促进了北京民居名宅的发展与完善。
辽、金朝以前,北京城市民居建筑结构由于没有地面遗存和文献记录,已无从考证。唐代曾对房屋等级做过规定:“又奏准营缮令,王公以下舍屋不得施重拱藻井。三品以上堂舍不得过五间九架,厅厦两头,门屋不得过五间五架。
五品以上堂舍不得过五间七架,厅厦两头,门屋不得过三间两架,仍通作乌头大门。勋官各依本品,六品七品以下堂舍,不得过三间五架,门屋不得过一间两架。
非常参官不得造轴心舍,及施悬鱼、对凤、瓦兽、通柎、乳梁、装饰,又庶人所造堂舍,不得过三间四架,门屋一间两架,仍不得辄施装饰。”公元1271年建立元朝,定都北京,北京始成为统一全中国的国都,无论从遗迹遗存还是文献记载,北京城市建设都有划时代的变化。
元大都是当时举世闻名的大都市,元大都的建设包含有大规模的民居,胡同和四合院装修成为元大都的基本内涵。《元史·世祖本纪》记载,至元廿二年(1285年)二月壬戌“诏旧城居民之迁京城者,以赀高及居职者(注:有钱人和在朝中做官者)为先,乃定制以地八亩为一分,其或地过八亩及力不能作室者,皆不得昌据,听民作室”。
元大都的居民区以坊为单位,按街道进行区划,各坊之间以街道为界,周围没有围墙,将前代传统的封闭式街坊改变为开放式的胡同。元大都内的民居,按棋盘式街道的布局建置。城内的干道以南北走向为主,小街和胡同则沿南北向大街两侧并列分布。
据元末《析津志》载:元代“大都街制,自南以至于北,谓之经;自东向西,谓之纬。大街二十四步阔,小街十二步阔。三百八十四火巷,二十九衖通”。衖通即胡同。胡同一词系蒙古语,一般认为是水井之义。
胡同一词最早出现在元代,如元代杂剧关汉卿的《关大王独赴单刀会》:“直杀一个血胡同。”李好古《沙门岛张生煮海》:“你去兀那羊角市头砖塔胡同总铺门前来等我。”戏文中砖塔胡同位于西四地区,至今仍在,是公认北京最早的胡同。
元大都内居民住宅就分布在小街或胡同两侧。1965年和1972年两次在北京西直门内后营房发掘了元大都居住遗址,该处居住遗址位于大都豫顺坊以东,大约是和义门内以北第八条胡同,这是一处四合院装修住宅,其占地8亩。按照元时制度“定制以八亩地为一分”,基本符合此例。
整个遗址的平面布局,充分表现出了宋元时代向明清时代过渡的建筑形式。从遗址平面来看,发掘的应是这处四合院的主要建筑的偏北部分。它的北面可能是后花园一类的布置。从南面大门开始,至后花园为止,应相当于元大都两个胡同的距离。元大都两个胡同之间的距离约为70米。元代的坊、街、胡同及四合院的考古材料和文献材料为我们研究明清乃至今日北京旧城提供了可贵的第一手资料。
明代内城的胡同和四合院规范具有严格的格局,内城里面皇城外至城墙之间是街、胡同,布局整齐有序。沿胡同两侧排开的若干四合院组成一条胡同,沿大街两侧排开的若干胡同组成一条大街,若干条大街构成棋盘式的北京。
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迁都北京,北京城市建设进入又一高速发展时期,明朝北京城市的布局一直沿用至今日。由于城市地位的上升,城市的发展建设突显皇都的特色。以四合院装修为特色的民居鳞次栉比,遍布全城。“永乐初,北京四门钟楼等处各盖铺房,召民居住,召商居货,谓之廊房”。明政府又从浙江、山西等处迁移数万户富户进京,有力地推动了北京城市的发展。
明朝政府对各阶层人士居住建筑制定了严格的等级制度。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规定:官员营造房屋不许歇山转角、重檐垂拱及绘藻井……庶民庐舍不过三间五架、不许用斗拱、饰彩色。所有房屋的规模、样式及装饰全是按“礼制”从事,大致可分为亲王、公侯、品官、百姓四个等级。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定,“官民房屋,并不许盖造九间数及歇山转角、重檐重拱、绘画藻井、硃门红窗,其楼房不在重檐之列。
公侯伯前厅中堂后堂各七间,门屋三间,俱用黑板瓦盖,屋脊用瓦兽,梁栋斗拱檐桷彩色绘饰,门窗枋柱俱用黑漆油饰,门兽梁面摆锡环,家庙三间,俱用黑板瓦盖,屋脊用花样瓦兽,梁栋斗拱檐桷彩色绘饰,门桷枋柱用黑漆或黑油饰,其余廊庑库厨等房从宜盖造,梁栋斗拱檐脊,青碧绘饰。门三间,门用绿油兽面摆锡环,俱不得过厅堂正屋制度。
一品二品厅堂各七间,屋脊许用瓦兽,梁栋斗拱、檐桷青碧绘饰,门屋三间,门用绿油兽面摆锡环。三品至五品与二品同,但门用黑油摆锡环。六至九品,厅堂各三间,梁栋止用粉青刷饰,正门一间,用黑油铁环……庶民房屋,不过三间五架,不许用斗拱及彩色装饰。”
明代民居的主要形式为四合院,大至皇宫小至平民百姓居所均为四合院。民居是构成一个城市的基本要素。民居的形成和民居的特点,是一个地区文化面貌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地区政治、文化、民族、地理、伦理等综合因素的结合。
四合院装修是中国封建礼制在家庭生活上的反映,按照封建宗法理念设计的四合院最能体现古代社会长幼有序、上下有分、内外有别。在家族制度深厚的中国,四合院标榜共同的祖先,维系亲情,并体现不同家族成员的不同地位。这种家庭居住形式是维系中国古代社会传承千年的封建观念、社会意识的重要形式。
四合院是北方地区特别是北京主要的民居形式。从古代居住理论来讲,它最符合“阴阳之枢纽,人伦之轨模”的模式。汉代刘熙论“宅”:“宅,择也,择吉处而营之也。”人因宅而立,宅因人得存,人宅相扶,感通天地,是中国古代建筑精神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