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设计的核心是人,设计是围绕着人的需要展开的,承载了对人类精神和心灵慰藉的重任。设计需要创造。在设计表现方面,不同的地区其地域、气候、经济、人文、民俗、民风等差异,都有自己的特色,都有自我实现的愿望和追求,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包括产品设计)表现自己,借助有形实体表达一种意蕴、理想、文化。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地大物博,人与人、人与物之间讲究和谐共处,因此在自我实现要求上表现得深沉含蓄又强烈突出,反映出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内容,内涵更加丰富。
(一)以人为本
我国古代的灯具,内涵丰富,形态精巧,工艺精湛。如西汉长信宫灯,以鎏金涂层,其形态模拟宫女持灯的安详神态。该灯在一个侧面呈现出一个时代的人本、礼仪、文化和生活状态;而另一侧面,映射出造型观念的象征与拟人化创意观。
它上承上古文化的因子加以变化,其工艺制作与功能设制(此灯六部分中均设有通畅的烟管与小水池)显然是新的创造与突破。拟人化灯具,还吸纳了战国“青铜擎双盘人俑灯”所具有的功能的完整性和序列化。在拟人化造型中,人是主体,人与各类动物之造型组合关系,亦明显体现出人的主宰及征服世界的成就感,与时代的状态、理念合一,很好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观念。
(二)“天人合一”和谐之美
在“天人合一”观念的影响下古人在“仿生”设计方面亦有丰富的贡献,西汉仿“莲花”枝形灯即是明证。西汉有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乃至二十九枝禽兽贴塑陶(西汉)灯结体式。灯体由灯座、灯柱、手盘、灯臂与灯盏组成,其造型婀娜多姿,精致、凝练、概括、简约。
而数字的概念在文脉底蕴中,显然蕴含着丰富的有关生命、权力、避忌,或是美好向往之光的寄托与讲究。[2]“十五枝灯”、“十二枝灯”、“九枝灯”形态可谓有情态、多层次和多空间的典例。其柱上造型形式宛如蜿蜒盘旋的神龙,一派腾云驾雾之势。
(三)精而便,简而裁
“精而便,简而裁”的设计原则是一种成熟的器物设计审美思想,在汉代灯具设计中反映得最为充分。如人形吊灯,这件铜灯不仅造型奇特,而且设计巧妙。整个铜灯由灯盘、贮油箱和悬链三个部分组成。灯盘呈偏圆形,盘心有尖状灯柱,可以插烛,柱旁又有方形输油口。
贮油箱为一卷发、深目、高鼻的裸体铜人构成,体形姿态以游泳式匍匐状,头上昂,双手前伸,两掌托住灯盘,人体内空,腹部有一个汲油小门,可以自由启闭。悬链由一乳状盖面组成,盖顶立一只朱雀状凤鸟,高冠开屏,盖下有三条铜链与灯体相挂。体现勤劳和智慧的中国人民创造浸透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审美意识的造物样式,我国灯具设计形式境界独到、风格高雅、独具民族特色,成为世界历史文化的宝贵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