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设计

四合院装修知识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建筑文化 > 四合院装修知识

中式宅院中的那堵矮墙——女儿墙

作者:  发布时间:2023-07-28 09:33:02

  女儿墙在古代时叫“女墙”,崔豹《古今注》说:“女墙,城上小墙也,亦名‘睥睨’,言于城上窥人也”,包涵着窥视之义,是仿照女子“睥睨”之形态,在城墙上筑起的墙垛,所以后来演变成一种建筑专用术语。

  在古诗文中也能经常见到女儿墙的身影,比如刘长卿的《登余干城》“官舍已空秋草没,女墙犹在夜乌啼”,刘禹锡的《石头城》“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李贺的《石城晓》“月落大堤上,女垣栖乌起”。那么女儿墙究竟是从何而来呢?

  相传,古代有一个砌匠,因为平时很忙,不得不带着年幼的女儿出去做活儿,一日在屋顶砌筑时,小女不慎坠屋身亡。匠人伤心欲绝,为防止悲剧再次发生,匠人在屋顶砌筑一圈矮墙,称作“女儿墙”。

女儿墙

  作为城墙结构,女儿墙的作用是防御。而作为中式宅院中的矮墙,女儿墙的作用就显得很浪漫了。明末清初的文学家李渔在《闲情偶记·居室部》中写到:“予以私意释之,此名以内之及肩小墙,……,岂妇人女子之事哉?”按照李渔的书中记载的,“女墙”则是用来防止户内妇人、少女与外界接触的小墙。古时候的女子大多久锁深闺,足不出户。但是小墙高不过肩,既可以欣赏墙外之春光美景,又可以窥探自己意中之人,所以这女儿墙又成就了许多才子佳人的故事。

  古往今来,有着数不胜数的关于女儿墙内外的神秘窥望和富有诗意的描述。如:“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内佳人笑”、“声渐不闻语渐俏,多情反被无情恼”、“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可见这种看似死板的建筑形式背后却隐藏着极为丰富的意韵,那就是:不倚短墙,怎知春色含蓄之美?

上一篇:农村仿古四合院设计案例,不同以往的中式美
下一篇:四合院建筑中的高端材料——琉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