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建筑中的油漆彩画既美观又有对木结构防腐的作用。按照分类,四合院彩画主要包括和玺彩画、旋子彩画以及苏式彩画。下马,我们就来看看彩画的布局、分配和坨头画法。
一:彩画布局
古建彩画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是我国古代建筑装饰中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它以独特的风格和物有的制作技术及其富丽堂粕的装饰艺术效果,仍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成为我国建筑艺术的精华而载入史册。
1、彩画特征
作用:油漆彩画涂在木料上本来为的是避风日雨雪的侵蚀。随着历代帝王腐朽,颜色工料随着讲究,为中国古建筑上一种重要装饰。
苏式:以写实的笔法和画题为主,自然现象如山水、花卉、葡萄、莲花、牡丹、桃子、佛手等;器皿如鼎、砚、书、画等;动物如仙人、仙鹤、蛤蟆、蝙蝠、鹿、蝶等;字如福寿等。
2、彩画分配:
枋心:将梁枋大略分为等分的三段,中段称枋心。枋心合梁枋彩画的中心,但只占全长三分之一。
箍头:箍头是梁枋左右两段的外极端,“箍”在枋的两“头”称箍头。
藻头:箍头与枋心之间为藻头。箍头与藻头一边的总和占全长三分之一。藻头虽在两头,但两头共和的总面积比枋心要大,所以藻头的图案与色彩不可轻蔑。
盒子:如梁枋太长,可在箍头与藻头之间做盒子,图案内容以龙、凤、吉祥草为主。
包袱:在苏式彩画里有时檩子、垫板、檐枋三部的枋心联成一个大的半圆形,里面的彩画也成为一个整个的布局,称包袱又称搭袱子。占全长三分之一。箍头至烟云一边略占三分之一。
3、柁头画法:
柁头如画线法,与包袱线法同,画金琢墨盒子、别子锦与金表墨卡子同。画博古除掏格子外,与垫板博古同,柁帮画攒退或锦均可。
金线苏画:箍头、卡子、聚锦、包袱等,线为沥粉贴金者称“金线苏画”。
黄线苏画:不沥粉不贴金而用黄线者称“黄线苏画”
海浪苏画:梁枋之两端画死箍头,大木上不画枋心、藻头、卡子,而画各种花卉或流云等(青地事流云,绿地画花卉)叫“海浪苏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