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建筑,美在整体,也美在细节。游览四合院,你会发现各种细节之美,有雀替,有雕刻,以及各种具有浓厚中式文化的东西。下面,我来带着大家走进四合院建筑,聊聊里面的细节之美。
1.雀替
雀替是一种成熟较晚的中国古建筑的制式和特色构件之一,安置于梁或阑额与柱交接处承托梁枋的木构件,可以缩短梁枋的净跨距离。也用在柱间的挂落下,或为纯装饰性构件。
2.挂落
挂落是中国传统建筑中额枋下的一种构件,常用镂空的木格或雕花板做成,也可由细小的木条搭接而成,用作装饰或同时划分室内空间。在四合院的外廊中,挂落与栏杆从外立面上看位于同一层面,并且纹样相近,有着上下呼应的装饰作用。而自建筑中向外观望,则在屋檐、地面和廊柱组成的景物图框中,挂落有如装饰花边,使图画空阔的上部产生了变化,出现了层次,具有很强的装饰效果。
3.柱础
柱础是建筑构件一种,俗称磉盘,或柱础石,它是承受屋柱压力的垫基石,凡是木架结构的房屋,可谓柱柱皆有,缺一不可。柱础可以使落地屋柱不使潮湿腐烂,在柱脚上添上一块石墩,就使柱脚与地坪隔离,起到绝对的防潮作用;同时,又加强柱基的承压力。因此,对础石的使用均十分重视。
4.门簪
门簪是中国传统建筑的大门构件,用来锁合中槛和连楹的,它就像是一个大木销钉,将相关构件连结到一起。门簪有不做雕刻的,也有做雕刻的。做雕刻的门簪其雕刻部位主要在簪头的正面,题材有代表春夏秋冬的牡丹,荷花,菊花,梅花等四季花卉,象征一年四季富庶吉祥;或是雕“团寿”,“福”,“吉祥”等字,然后贴在门簪上。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5.额枋
额枋也叫檐坊,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柱子上端联络与承重的水平构件。额枋由于处于建筑物的显要部位,是视觉感受到的重要对象,因此,一般都把它作为装饰的突出部件,常常施彩色雕塑进行装饰。
6.门枕石
门枕石位于四合院的大门底部,起到支撑门框,门轴作用的一个石质的构件。因其雕成枕头形或箱子形,所以叫门枕石。它不仅能承受和平衡门扉的重量,还可强固门框。故其门内部分是承托构件,门外部分是平衡构件。门枕石通常雕刻一些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因此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石刻艺术品。
7.墀头
墀头(chítóu)是山墙伸出至檐柱之外的部分,突出在两边山墙边檐,用以支撑前后出檐。本来承担着屋顶排水和边墙挡水的双重作用,但由于它特殊的位置,远远看去,像房屋昂扬的颈部,于是含蓄的屋主用尽心思来装饰。墀头筑于一栋房屋的两边墙上,俗称“腿子”,或“马头”,多由叠涩出挑后加以打磨装饰而成,所以成对使用。
8.漏窗
漏窗,俗称漏花窗(即有部分空透的墙窗)、花窗,是窗洞内有漏空图案的窗。漏窗一般用于封闭的小视距的空间,可以免除小空间的闭塞感,增加空间层次,做到小中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