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四合院没有现在建筑设计这么复杂,基本上房屋都是大开间,装修也不需要贴瓷砖之类的。那时候四合院内部装修,多是用碧纱橱等活动家具进行空间区分,做成三开间或者是五开间。同时,活动的家具还可以随时变动位置,让室内空间可以产生不用的变化,以此不断适应人们对居所的环境改变需求。
室内装修最常见的一种叫碧纱厨。它是由若干扇隔扇组成的隔断,设在进深方向前后柱间,起分间的作用。隔扇分上下两段,下段由木板(称为裙板和绦环板)和边框组成,板面有素平的,也有做雕刻的,上段为棂条花格,组成很美的图案。棂条是两面做法,中间夹一层半透明的绢纱。纱或为乳白,或为淡青,或为碧绿,颜色既艳且雅,其上还可请丹青妙手题诗绘画,咏梅颂竹,翰墨飘香,风雅备至,一樘木装修,同时又是一件上乘的艺术品。碧纱厨中间两扇可以开启,在开启的隔断外面还附看一樘帘架,可在上面挂帘子。这样碧纱厨既可以做分间的隔断,又可以沟通相连的两间房,还可以作为艺术品供人欣赏,可谓一举三得。
如果三间房安装两樘碧纱厨,便可形成一明两暗。有时需要两间或三间沟通,作为客厅或起居室时,就可以采用另一种装修——花罩。花罩在北京四合院内装修中应用也是很广的,它的种类很多,两侧各有一条腿(边框)的,称为几腿罩;两侧各有两条腿,并在其间安装栏杆的,称为栏杆罩;两侧各安装一扇隔扇,中间留空的,称为落地罩;上面的花雕沿边框落至地面的,称为落地花罩;通间布满棂条花格,仅在中间留圆形洞口供人通行的称为圆光罩,留八角形洞口的称为八角罩;还有专门安装在床或炕前面的,称为炕面罩或床罩。军的功能与碧纱厨不同,它虽然也可以使空间既分隔又沟通,但是以沟通为主,分隔为辅;碧纱厨则是以分隔为主,沟通为辅。花罩上面常做非常精细的木雕刻,大多数题材是岁寒三友、玉棠富贵、子孙万代一类既吉祥喜庆,又易于构图的民间传统吉祥图案。
室内另一种内装修,叫做多宝格,又叫博古架,这是用不规则形状组成的木格子,其上专门摆放古董玩器,工艺珍品。格子的形状、大小一般按所摆设的器皿 形状、大小而定。博古架也分上下两段,上段为多宝格,下段为柜橱,橱里可以存放暂时不用的器皿。也有在下面放书,作为书格用的。博古架多见于书香门弟或殷实之家,它既可以做为装修,又是重要的家具陈设。
四合院设计还有一种常见的内装修,就是板壁。板壁,即板墙,是用木板做的隔墙,一般的板壁,两面糊纸,只做隔断用,讲究的板壁,表面涂刷油漆或烫蜡,镌刻名家书法字画,紫檀色地子上透出扫绿锓阳字,另有一番雅趣。
室内装修做工都非常精细,用料也格外考究。好一些的内装修,多是用楸木来做,再讲究一些的则用楠木、樟木,最讲究的要用紫檀、红木、花梨等贵重木材。还有些人家,用优质红松作心,花梨或红木作皮,贴在表层,表面看来是红木、花梨,但内里是不易走形的松木。虽非真材实料,但其工艺之细,要求之高是绝非多见的。
至于室内的家具陈设,那名堂就更多了,老北京人是很讲究摆设的,如果家中衬整套硬木家具,那是很了不起的事情。既使有几件像样的家具也是很值得夸耀的,只可惜这些“老古董”逐渐被现代陈设所代替,留存下来的已经越来越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