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如果是大户人家,院子里就不单单只有四面房屋这种简单布局,而是有了多进院落,更是在内院与外院之间设置垂花门,并在内院设计游廊,与垂花门连在一起,成为宅院四周的装饰与点缀。下面,我们走进四合院,了解下垂花门与游廊。
1.垂花门
垂花门实际上有两层,外面一层是垂花门的双扇门,里面一层是屏门,由六扇或八扇组成。屏门漆成绿色,或在绿地上撒金。人们还常在中间的门扇上各写一字,连起来为一句四字横幅,如:“福禄寿禧”、“四季平安”、“中正和平”等。两层门之间是一个较大的左右两侧开敞的空间,左右两侧通往游廊。位于中门后部的屏门平日是不打开的,这样,垂花门打开后,在前院的人看不到内院的情况,只有重要客人来访时,才打开屏门,另外,屏门的拆卸也十分方便,家中遇到红白喜事,只要拆下屏门,花轿、棺椁等都可以方便出入。日常不开屏门,人们可以沿着游廊进入中庭。
2.游廊
游廊在北京四合院中分为四种:中门东西两侧转弯通向东西厢房的是抄手廊;东西厢房向北然后拐弯通向正房的是窝角廊;东西厢房和正房前都有檐廊,与抄手廊和窝角廊相连,形成一个合字,人们可以在走廊里走一圈而不用担心雨天被淋湿;还有一种走廊是纵深或横向的,用来连接两个以上的院落。
一般只有两进以上四合院才配置垂花门和游廊,但不是每个四合院都用的垂花门。有些四合院,会用月亮门之类的门户作为二门,也能区分内外院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