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设计

四合院装修知识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建筑文化 > 四合院装修知识

四合院施工工艺:叠涩

作者:  发布时间:2022-12-13 14:30:11

  叠涩是一种古代砖石结构建筑的砌法,用砖,石,有时也用木材通过一层层堆叠向外挑出,或收进,向外挑出时要承担上层的重量。在四合院建筑中,叠涩常见于墀头墙的拔檐以及影壁的须弥座等处。

四合院

  关于叠涩法,主要用于早期的叠涩拱,砖塔出檐,须弥座的束腰,墀头墙的拔檐以及门窗洞口等;还用于砌筑砖建筑的室内天花藻井、塔顶等。这种砌砖法常见于砖塔、石塔、砖墓室等建筑物。

  叠涩顶形式很多,有对角脊,多角形和圆形穹窿等。

  叠涩砌筑方法最早的实例见于河南襄城茨沟汉墓墓顶。到了唐、宋、辽、金时期普遍采用叠涩墓室顶盖。从北魏到金代一直是用叠涩方法砌筑砖石塔檐口。砖塔的门窗上也有用叠涩尖拱的做法,例如五代末期的苏州虎丘塔、宋代开封祐国寺塔等。明代清真寺的窑殿中也仍沿用叠涩穹窿。

  有学者认为,叠涩穹隆是人类对扩大室内空间要求的反应。由此可以看出,古人的智慧以及古代匠人的高超技艺。除叠涩以外,还有很多古建营造技艺,是在历代相传以及实践中形成的,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非常值得我们深入挖掘、整理和继承。

上一篇:四合院屋顶上的吻兽是怎么来的?
下一篇:四合院木结构中的月梁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