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标准的北京四合院南北长东西窄,它以中轴线对称,正房、东西厢房和倒座房等有序排布在中轴线上或是两侧。北京四合院庭院宽敞,整体坐北朝南,最南面的是倒座房和院门,院门一般位于整个四合院东南的“巽”位。
走进四合院,迎面就能看到精致的影壁,这是四合院中不可缺少的风水结构。同时,影壁也是四合院的重要装饰,其上雕饰有精美的图案或吉祥文字。影壁对大门外视线的屏蔽作用,也符合中国人含蓄内敛的文化性格。
进了大门右转进入一个月亮门或屏门后,在南面有两间倒座房,是专门为私塾设置的。进入大门左转,进入一个月亮门或屏门后便到了第一进院落。南面倒座房间一般主要用于男仆和男性客人居住或杂用。在第一进院内西端一般也有一个月亮门或屏门,里面的倒座房一般安排为第一进院内的厕所。加上院门,倒座房共五间或七间。
中间倒座房的对面是内院墙,正中建有垂花门,只有进了垂花门才能看清第“二进”院内宅景象。内宅是四合院的中心,北房前出廊,而南面内院墙背面(西南与东南)的“抄手游廊”和北面(西北与东北)的“穿山游廊”(也叫“窝角廊”),可将垂花门、东西厢房和北房连成一体。
作为正房的北房高大而豁亮,面阔三间,东西两侧建有耳房。北房正中的“堂”,一般为家中主要的公共活动房间,即相当于今天所说的起居室。两侧的房间由宅主人居住,一般老年人要住在东侧。东西耳房或住人,或为杂用,或作为进入后院的“穿堂”。
西厢房面阔三间,一般由儿女居住。东厢房面阔三间,一般由孙子、孙女和奶妈居住。东西厢房南侧也有耳房。厨房一般安排在东南角的耳房内,内院的厕所一般安排在西南角的耳房内。
如果是三进四合院,在院子的最北端是后罩房,主要为女仆和女性客人居住或杂用。而较大的四合院在中轴线上还会有“四进”或以上的院子,另外还会有东、西跨院,整体布局严谨却结构复杂。
北京四合院民居正房、厢房、倒座房、后罩房一般均为单层两坡硬山屋面(内坡可以比外坡略长),只有一些东西厢房南面的耳房,可能会做成“盝顶”形式的屋面。
北京四合院民居严格地遵守着“等级制度”,如正房、厢房开间不超过三间,进深不超过五架梁,台阶不超过三阶,主要房间不使用斗拱、琉璃砖瓦,大面积筒瓦和硬山顶以上级别的屋顶形式、彩画等级不超过苏式彩画等,也严格遵守着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