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设计

四合院装修知识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建筑文化 > 四合院装修知识

四合院独特的门窗设计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8-17 14:56:29

  与国外的建筑不同,四合院建筑有着独特的门窗设计。就拿房屋的门窗来说,四合院所使用的房门常常是隔扇门,门外还设置有帘架和风门。而窗户,虽有普通的样式,但也有造型独特的支摘窗。另外,不管是门还是窗,装饰也极为讲究,窗棂有着这样的造型,有着丰富的传统中式文化内涵。

  1、隔扇门

  隔扇门在宋代称“格子门”,是安装在建筑物的金柱或檐柱间用以分隔室内外空间的木装修门。四合院民居的隔扇门安装在正房或厢房的明间,一樘四扇。隔扇门的外围有槛框与柱、枋等大木构件连接固定。槛框的构成与槅扇所在的位置有直接关系。槅扇安装于金柱间时,在它的上方要设横陂窗,这主要是为了限制槅扇的高,这个高度要合乎吉门尺寸的要求,在一般情况下,确定中槛的位置时,要参考檐柱的高度,如果檐柱高度适中的话,可将中槛下皮定在檐枋下皮再下返一个上槛宽的位置。中槛的位置确定以后,横陂的高度也就随之确定了。

  2、帘架和风门

  明间隔扇门一樘四扇,平时两侧的扇固定不开启,仅开启中间二扇。尽管如此,作为居住用房,两扇隔扇形成的门洞也显得太大而不合用,不仅开启不便,对冬日保暖、夏日防热也很不利。为限定门口尺寸及为挂门帘方便,于是,人们在开启的两扇隔扇门外侧又贴附一层装修,称为帘架。

  帘架,顾名思义,为悬挂门帘的架子。帘架的宽度相当于两扇隔扇宽,高度至中槛下皮,它外圈的框架由两根边梃和两个抹头组成,称为帘架大框。两抹头之间为帘架横陂,帘架的里口(上至中抹头底皮,下至下槛上皮,左右至边梃里皮)应符合吉门尺寸。这种仅有大框的帘架,适合于坛庙、寺院等公共建筑,用于民居时,门口仍显太大,不便使用,须在吃范围内另辟一适合于居住用的门口,于是便产生了适合于家具用的帘架和风门。这种帘架,是按吉门口尺寸,在帘架大框内居中留出门洞,在门洞两侧和上方的空间分别安装余塞和楣子。这个余塞(俗称帘架腿子)和楣子围成的小门口就是适于家居的门口。门口内装单扇门,称为风门。风门一般向外开启。风门内测,冬天可挂棉门帘,夏天可挂竹门帘,以便保温通风。在风门下面贴附在下槛之外的门槛称为哑巴槛。帘架下端有固定边梃的木构件,其上雕有荷叶纹饰,称为荷叶墩;固定边梃上端的是刻有荷花图案的木构件,称为荷花栓斗。这两件木质构件既有装饰功能又有吉祥寓意。

  3、支摘窗

  建筑的明间安装隔扇,次间安装支摘窗,二者不仅相邻,在尺度上也有内在的联系。支摘窗是设在槛墙之上的,窗的高度决定于槛墙的高度,而槛墙的高度又与隔扇的尺度有关。传统装修中有“四六分隔扇”之说,指将隔扇全高定作10份,以隔扇中绦环下抹头下皮为界,上部占6份,下部占4份。这条分界线,就是槛墙榻板上皮的位置。支摘窗是北京传统民居用的最多的一种窗式。其构成是,沿次间两侧安保抱框,在圈定的范围内,居中安间框,将窗分为左右两部分,美部分又分为上下两段;窗扇均设内外两层,上面的窗能支起,下面外侧的护窗能摘下,支摘窗也因此得名。

上一篇:北京四合院不可不说的影壁文化
下一篇:四合院文化:门当户对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