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是许多中国人喜欢的住宅,但是营造一栋传统的四合院,从成本、占地、居住人口等方面看,都需要极为苛刻的条件,但是将其做一定的现代化改造,摒弃繁复,留其菁华,却是可以做到的。
关于门,仿古最佳,以朱红为本,饰以雀替、彩绘、门簪等元素,更能体现古典文化。同时,将门及住宅主体抬高,一来归家更有一种仪式感,二来也能防潮、防雨水倒灌。
推门而入,映入眼帘的是影壁。影壁,也称照壁,古称萧墙,可位于大门内,也可位于大门外,前者称为内影壁,后者称为外影壁,主要用于遮挡视线,装饰庭院。影壁豪华者,由须弥座、影壁心和瓦顶组成,美观又大气。
一进四合院,进门就是内院,一眼就能看到正房与两侧的厢房。一般四合院正房与厢房靠的太近则采光不足,分开太远则互不统属,生活不便。于是,古人发明了檐廊,一方面用于遮雨遮阳,另一方面将院中的建筑、景观连为一体。
二进四合院,外院与内院之间有“二门”。“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中的“二门”说的就是这里。“二门”豪华的,多是选择垂花门,檐柱不落地,柱上刻有花瓣联(莲)叶等华丽的木雕,以仰面莲花和花簇头为多,十分亮眼。
垂花门两侧,有游廊连缀,其上彩绘色彩缤纷,画面故事生动美好。雨雪天气可经此穿行于房舍之间,不湿衣衫。夏天可遮挡烈日,不晒分毫。缓步游廊之中,可看庭院景致变化,令人身心愉悦。
庭院绿化,是改善环境的重心。四合院好在其合,贵在其敞。合便于保存自我的天地;敞则更容易观赏广阔的空间,视野更大,无坐井观天之弊。而在这合、敞之间的分寸,全都是由庭院来展现。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细节也不可或缺,比如清水脊、月亮门、围墙、花窗等等。
如今的四合院,虽然没有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大宅气度,却可以打造成一个小而精、清而美的一方小天地,关上大门,自成一统;走出房门,顶天立地;廊栏曲折,有露有藏。院虽小却生气十足,令人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