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北京四合院的宅门不同,徽派四合院的宅门使用的是门罩。门罩是用砖贴着墙面砌出来的,顶上覆以瓦檐。简单的门罩只有两根贴墙的短柱,中间有一道横枋,复杂的则有多层梁相叠。下面,就来具体了解下徽派四合院门罩的结构。
1.额枋
处于斗拱之下,似门楼上比较显眼的部位,称之为“通景”。它是以砖雕的整体形象布局,如同一幅绵延不断的风景,因而得名。大多采用浮雕,透雕,圆雕等方法综合运用,使砖雕的层次最多达六七层。在纹样的题材选用上,多充满故事情节的人物造型,构图丰满,形象生动,不厌繁复。
2.方框
位于额枋之下,在门楼中成组排列装饰,有二个,四个或八个不等的方框组成。其纹样的主题相对独立,互不联系。
3.元宝
因形如元宝而得名。根据情况选择有二个,四个或八个不等组成一套元宝装饰。但每一个元宝的图案都是独立的。
4.挂落
是位于柱于枋交界处的建筑构件,由边框,棂条和花芽子等组成。其挂落的边缘有方的,圆的,以及八角的等形状。花芽子则多镂空的花鸟雕刻,分置在挂落底边两角。
5.垂花
是指垂花门上的对称装饰,因状如向下垂挂的花而得名。垂花门是具有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特色的建构,其雕刻精致,每个部位都有所不同。垂花,似用于垂莲柱上的装饰,有莲花瓣,石榴头,串珠,绣球或花篮等多种造型,因其均为倒垂形式,观之宛若一对含苞欲放的花蕾。
6.匾额
是门楼上镌刻的文字招牌。通常似在字的四周刻有花卉,寿字等纹饰。
7.雀替
似古建筑中枋与柱相交处的托座。从柱头部分挑出承托其上之枋,借以减少枋的净跨度,并起加固和装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