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合院中,门楼属于一家人的脸面,因此其装饰非常丰富。下面,我们从四合院门楼的屋顶开始,看看宅门究竟有哪些装饰。
四合院门楼的屋顶,通常铺瓦有筒瓦和板瓦(又称仰合瓦)两种,前者用户正式场合,后者用于一般人家。屋顶有清水脊和卷棚(又称元宝脊)等几种。清水脊通常在两边有两块向上的瓦,称为蝎子尾,鸱尾,朝天笏,在蝎子尾下面有花砖。房檐位于墀头墙的位置通常装有博风,起到保护墀头墙的作用。
墀头墙是指山墙突出檐柱以外的部分,墀头墙上的盘头(又称为戗檐和拔檐)以及如意门的门头的砖雕都是精美的工艺品。墀头墙丛上往下是戗檐,两层拔檐,莲花墩,贴花等部件。如意门门头从上往下是栏板和望柱、冰盘檐、枭混、连珠、挂落板等部件。
再往下是雀替和门簪。雀替是位于檐柱和檐枋之间的木构件,在力学上有一定的作用,但雀替和三幅云更多地是官品的象征。通常只有广亮大门和金柱大门才有雀替。门簪是把楹固定在门中门槛上的木结构,大门用四颗门簪,小门用两颗门簪。门簪露于门外的部分用门簪帽来装饰,门簪帽一般是带有曲线的六角形。门簪帽上雕通常刻有迹象的图样和文字。
接下来是门板,大门的门板有很多种,在门板上的通常还雕刻有门联,比较讲究一些的街门都雕刻有门心,一般比较常见的联句是“忠厚传家久,诗书济世长”。门上在中间装有门钹,用于叩门。
门墩是指门枕石位于门外部的部分,通常有箱形和抱鼓形两种,门枕石的内部有一石窝用于插入门枢。门墩是门楼中比较有特色的一个组成部件,通常由须弥座,抱鼓或箱形,以及兽吻或狮子(有说是狻猊)几部分组成。根据门楼的形制不同门墩的形制也有差异,出现在门墩上的雕刻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文化重要的资料,也是精美的石刻艺术品。
在门旁通常还有上马石和拴马桩等设施,有的还有泰山石敢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