庑殿建筑是古建筑形式中常见的一种形式,它是中国古建筑中的最高型制,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这种建筑形式常用于宫殿、坛庙一类皇家建筑,是中轴线上主要建筑最常采取的形式。因此,普通四合院不能用这种类型的屋顶。
庑殿顶的建筑很多,如故宫午门、太和殿、乾清宫,太庙大门、享殿及其后殿、景山寿皇殿、寿皇门、明长陵棱恩殿等,都是庑殿式建筑,在封建社会,庑殿建筑实际上己经成为皇权,神权等国家最高统治权力的象征,成为皇家建筑中独有的一种建筑形式。
除皇家建筑外,其它官府、衙属、民宅等,是绝不允许采用庑殿这种建筑型式的。庑殿建筑的这种特殊政治地位决定了它用材硕大、体量宏伟、装饰华丽富贵、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
庑殿建筑屋面有四大坡,前后坡屋面相交成一条正脊,梁山屋面与前后屋面相交形成四条垂脊,故庑殿又称四阿殿,庑殿的内部构架主要由两部分组成:正身部分和山面以及转角部分。正身部分构架是构成和支撑前后坡屋面的主要骨架,这部分梁架的构造与硬山、悬山式建筑的正身构架基本相同,都是抬梁式结构,由柱子支撑梁家,梁上面搭置桁条,桁条上面铺钉椽子望板形成屋面木基层。山面及转角部分是构成庑殿这种建筑形式的主要部分。庑殿建筑为四坡屋顶面,前后两坡屋面的桁檩是沿面宽方向排列的,它搭置在进深方向的梁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