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非常讲究对称,就拿最经典的民居建筑四合院来说,它就是由一条中轴线贯穿南北,各个建筑分布中轴线两侧。下面,我们就来说说四合院建筑的对称美学。
对称是指一种同形同量的形态,如果用直线把画面空间分为相等的两部分,它们之间不仅质量相同且距离相等。从力学的角度来看,对称性的结构形式,在建筑物的重力感,力的传递与支撑的关系中表达出建筑结构的作用。对称性与空间艺术形式合理地融合,使建筑结构本身既富有美学表现力,又顺应力学规律,完成建筑适用、安全、经济和美观的目的。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在儒道释的传统文化氛围中,中国文化讲究中庸和谐。“中为适应之谓,庸为经久不渝之意。”在几千年的演变中,逐渐演绎为不偏不倚、允当适度之意。“中庸”的观念体现在古代建筑上就是建筑的平面作对称均齐布置,布局上必须有一条庄重的南北中轴主线,起着中枢神经作用。
这种关于中轴线的建筑空间意识,也体现在北京一般的四合院民居住宅中。中国人讲究重伦守礼,维护等级与秩序。中国古代建筑只有充分满足这些要求,才能最终与古代中国人传统上按远近、长幼、亲疏,继而按高下、尊卑、贵贱来处理社会人际关系的行为模式同步一体。因此,对称建筑衍生出的主次、内外等级的区别也可以用以区分人的等级,以维护阶级社会的秩序。
在一般住宅四合院中,人伦关系反映在平面布局上。长辈住上房,哥东弟西,女眷居后院不迈二门等等。而房间的功能关系就是人际关系以及各式人等在其中的活动规律。一般在一组建筑之内,正、倒、厢、耳、门、厅、廊、偏各房都各有等级,不得高于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