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是老北京建筑的一大特色,成为北京的传统文化与民俗的代表之一,在中国传统住宅中具代表性。四合院其格局为一个院子四面建有房屋,通常由正房、东西厢房和倒座房组成,从四面将庭院合围在中间,故名四合院。
北京四合院具有“坎宅巽门”特征,也就是坐北朝南。按照后天八卦的方位,正房位于正北方坎位,而大门开在东南角巽位。坎宅保证了住房朝南采光,巽门能防止从大门望见院内情况,保证了宅院私密性,而其庭院的空间接近正方形,则更利于北京天气条件下的采光和家庭成员的活动。
或许人们会有些困惑,四合院岂不是成了千篇一律的建筑?正如《论语》云:“和而不同”。四合院在“和”的基础上也表现出了院落布局的不同组合形式、单体建筑形制的差异以及砖雕、木雕、石雕等众多建筑装饰细节上的变化。
另外,北京四合院大小也有不同。北京四合院分为大四合、中四合和小四合。小四合院一般是北房三间,一明两暗或者两明一暗,东西厢房各两间,南房三间。中四合院一般是北房5间,3正2耳,东、西厢房各3间。大四合院习惯上称作"大宅门",房屋设置可为5南5北、7南7北,甚至还有9间或者11间大正房,一般是复式四合院,即由多个四合院向纵深相连而成。如果可供建筑的地面狭小,或者经济能力无法承受的话,四合院又可改盖为三合院,不建南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