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四合院大门上,门簪是不可少的物件之一。其形如大木的销钉,把连楹固定在门框上,起到加固的作用。门簪外部做成圆柱形或六角柱形,上面雕刻有花卉图案,或福寿、吉祥或出入平安等颂语,因此也有着装饰作用。
门簪之所以叫门簪,原因是它就像是妇人头上插的簪子。不同宅门上的门簪数量不同,广亮大门上四个门簪,如意门上多为两个门簪。比较特殊的是,如意门的门簪经常雕刻“如意”两个字,故此得名如意门。
大门上的门簪也是地位的一种标志,百姓之家为两颗,大宅户才能是四颗,皇家、王府的门簪可达12颗。例如北京朝内大街孚王府大门,上面就是12个门簪。还有文津街国家图书馆老馆大门,上面也是十二颗门簪(三扇门,每扇门四颗)。
随着时代的发展,门簪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原因就在于现如今的宅门已经不需要门簪来固定了。不过,依旧有很多人在使用仿古大门,尤其是自建四合院宅院的时候。而仿古大门上面的门簪,主要作用也仅限于装饰门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