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四合院之所以建造成四面房屋合围的格局,除了与远古先民的生活习惯有关,还与中国整体的环境有着莫大的联系。可以说,如今四合院一些特点的形成,气候环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坐北朝南
北京四合院位于北半球,阳光主要从南往北照射,因此坐北朝南的格局更容易采光。四合院坐北朝南,正房采光最好,东西厢房次之,倒座房最差。除了倒座房之外,其他房屋都可以住人。
2、坎宅巽门
坎,是正北方向。巽,是东南方向。坎宅巽门格局的形成,和北方的风向有关。北方除了东南风就是西北风。冬天是西北风,夏天是东南风。四合院的西北角是墙,东南角是门。冬天可以挡住西北寒风,夏天可以接收东南凉风。这样,就达到了冬暖夏凉的目的。
3、坡屋顶
四合院坡屋顶,形状如“人”字型。这种独特的形状,除了有利于雨水的排放之外,还能降低风阻,达到保护建筑的目的。另外,坡屋顶也有调节院内气候的作用,只不过作用不是那么明显。
4、院子中的大水缸
在四合院庭院的正中央,总是摆放一个大水缸。火灾发生时,这里面的水可以应急。除了这个作用之外,这个水缸还是调节庭院气候的装置。北方少水,水缸中的水自然蒸发,滋润空气,避免庭院过于干燥。
古代先民先是适应环境,然后用自己的双手利用甚至改造环境。四合院就是在古人的不断改变之下,成为了如今的样式。它与自然和谐一统,成为了人们最舒适的居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