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梁换柱是个成语,也是个建筑修缮手法。作为成语,偷梁换柱比喻暗中玩弄手法,以假代真,以劣代优。指用偷换的办法,暗中改换事物的本质和内容,以达蒙混欺骗的目的。用在建筑上,就是利用某种手法换掉房屋损坏的柱子,这种手法在四合院修缮过程中经常用到。
“偷梁换柱”其实原本叫做“托梁换柱”,其方法共有两种:一是用牮杆支顶与柱子有连接的各种构件,以卸掉柱子的荷载,再将柱子周围挖槽取出柱基石,然后,将新柱子安上;二是不移动柱础石,具体做法是,用牮杆将柱头周围的构件抬起,以减少柱子底部的压力,露出管脚榫,撤除残柱更换新柱。更换梁枋一般不需要动柱子。
不过令人遗憾的是,许多四合院古建筑的构造形式堪称鬼斧神工,其柱子与梁枋构件连接的榫卯构造的精密复杂程度极高,很有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在这种情况下,“偷梁换柱”的修缮方法也只能放弃了。
“偷梁换柱”只是属于古代木结构建筑方面的名词,在古建筑营造的伊始,这个词可能只是工匠口中的一句笑谈罢了。然后,随着古建筑的发展才变得约定俗成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