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传统四合院建筑几乎都是硬山建筑,它是由柱、梁、枋、垫板、檩木以及椽子、望板等基本构架组合而成,其优点就是建筑结构简单,并可以有效防风防火,非常适合北方的气候环境。
硬山式屋顶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结构比较简单、朴素,只有前后两面坡,而且屋顶在山墙墙头与山墙齐平,没有伸出部分,山面裸露没有变化。
关于硬山式建筑,清《工程做法则例》中列举了七檩小式、六檩小式、五檩小式几种小式硬山建筑的例子,这几种硬山建筑是四合院民居最常见的形式。其中,七檩前后廊式建筑是民居中体量最大,地位最显赫的,常用它来作主房。六檩前出廊式建筑则可用来作带廊子的厢房、配房,也可用做前廊后无廊式的正房或后罩房。五檩无廊式建筑可用作无廊厢房或倒座房等。
关于硬山顶与悬山顶的区别,其实很简单。虽然硬山顶建筑与悬山顶建筑很相似,都是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组成,但不同的是,硬山顶建筑的侧面屋顶部分不像悬山顶的建筑那样悬在山墙外面,而是与山墙是齐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