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棂即窗格(窗里面的横的或竖的格),是四合院建筑采光时用到的主要构件。窗棂不同于窗框,窗框是窗的四周木框(铁框、铝框……),窗棂为较为正式用语。四合院窗棂之美,让每个热爱四合院的人都为之心动。
古往今来,门窗都是建筑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具有绝对性的功能作用,而且更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有一种文化从古至今绵延不断,有一种风骨浸透儒雅庄重,有一种底蕴暗藏生机,有一种艺术叫中式窗棂美学。
在四合院建筑中,中式窗棂之形韵,大致分为六类。一为板棂窗,即花格窗,由窗框和竖向排列的棂条组成,中有横棂,或二条或三条,窗背糊纸,不可开启;二为隔扇,即落地长窗,也称格子门,开门通风、采光,窗棂图案多种;三是隔断,亦称屏风,妙在轻巧典丽而可移动,其窗棂精雕细刻,成为中式居室中的精美摆设之品;四为槛窗,也称半窗;五为支隔窗,分上下两层,皆可上下开启,如北京四合院的“井字格”支隔窗;六为遮羞窗,以装饰性窗棂来遮挡路人视线,图案精美,古朴雅致。
窗子的传统构造十分考究,窗棂上雕刻有线槽和各种花纹,构成种类繁多的优美图案。透过窗子,可以看到外面的不同景观,好似镶在框中挂在墙上的一幅画。如仙桃葫芦,福寿延年,石榴蝙蝠,扇状瓶形等等,极富装饰趣味,然而更多的让人在窗子中漫游移步观景,犹如在画廊中赏画。我们就会发现窗子不仅是画,也是诗。
一窗一景致,一窗一姿容,一窗一风韵,一窗一境界。中式空间的窗棂之美,在于即能取舍日光月影、朝晖斜阳、雾雪霜露、芭蕉夜雨,又可透过窗棂一赏花色木荣杨柳依依、池波荡桥光影迷离的庭院情致。
古典名诗中就有:“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梦觉隔窗残月尽,五更春鸟满山啼。”“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门窗上的雕刻工艺,是中国工匠数千年来摸索形成的传统技艺。中国古代窗的雕刻手法分为浮雕、透雕,然后有一些攒插,一些插接,它用了很多复杂的工艺。我们有时候一眼望过去,也就无非雕得比较花而已,但实际上他用了很多雕刻的工艺。
在现代都市里,窗外难见蓝天绿地,阳光照射也显得珍贵了。窗子的造形千篇一律,窗棂文化已经不复存在了,让人感慨万千。或许,以后也只能在四合院等中式建筑中才能领略窗棂之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