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合院设计中,门楼往往代表着宅院主人的身份地位,越是地位高的家庭,门楼的规制和装修就越是气派。对于官宦人家和富户来说,一般会使用屋宇式门楼。而对于平民百姓来说,直接在墙面上开个门洞,这就是随墙门了。
王府大门门楼:最气派的大门,用于王府,通常有三间一启门和五间三启门两个等级,门上有门钉。并且和其他门户不同的是,王府大门一般开在正南方,而不是通常所在的东南方。
广亮大门楼:顾名思义,应该是比较宽敞、豁亮的意思,这是相对旁边的小门楼等较矮的院门而言的。只有官高爵显的人物,或民国以后的军阀商贾们才有可能建造。广亮大门门外有上马石、拴马桩或拴马石等。
金柱大门楼:就是将门框安在金柱上的大门。在规模上,金柱大门显然比广亮大门要小,门也窄,有的只有半开间。其他方面如大门的构造、屋顶、雕饰等,均与广亮大门相同。其门洞仅约一步进深,大门道的檐柱上有些装饰,整体上显得比广亮大门轻巧。
蛮子门楼:最大特点是比金柱大门更往外推了一些,几乎就在前檐柱的位置上。其他方面与金柱大门、广亮大门差不多。蛮子门的出现,是因为房主的官品不高,至少不能建广亮大门,索性院门外前推到屋檐下头。
如意门楼:多为一般普通百姓所采用,不受封建等级制度的限制。如意门与其他屋宇式大门的最大区别在于,前檐柱间砌墙,在墙正中位置留出门洞,安装门扇。门洞左右上角各挑出一组“如意”形状的砖雕,俗称“象鼻枭”。门楣上方安装门簪两个,多刻有“如意”二字,除了这种锓字类型的门簪,还有素面和雕花类型。
随墙门楼:也叫墙垣门楼,其特点是无门洞,顺墙开,只占半间或大半间宽度,院门较窄。这种门楼看上去与房屋无异,用瓦片砌成的串串铜钱式样,更显得新颖别致。
小门楼:是随墙门中最常见的一种,在风格上仍追求屋宇的效果。它有两堵极短的山墙,有屋顶,上做正脊,两头翘起,檐上装饰着花草砖。
栅栏门楼也是随墙门的一种,俗称菱角门,一般用于大宅门的马号。两根木柱支着横木,上边用一种菱角形的木构件向外出挑,承托着屋顶,门扇是直棂栅栏门。
垂花门楼:因门的前檐左右两根柱子不落地而垂在半空,柱下端雕成花形作装饰而得名。垂花门一般用于四合院内部,是四合院内的外院与内宅之间的分界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