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来说,四合院最大的特点其实有两个,其中之一是历史悠久,另一个是布局规范。在历史方面,四合院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出现了,而这也仅仅是考古发现而已,或许历史还要更久。关于布局方面,需要说的就比较多了。
1.中轴对称
正房与倒座位于中轴线上。正房是全宅的主体,进深、面宽、架高与内外檐的装修规格在全宅居于首位。正房的列柱是双数,房间是单数,从而保证明间的房门在中轴线上。正房一般是三间。正房两侧有时构筑耳房。耳房的高度低于正房。正房与耳房的总长决定了四合院的宽度。
2.主体房屋不相连
老北京四合院虽然房屋比较多,但是除了耳房之外,所有房屋都是独立的。正房与厢房、倒座房与厢房之间互相分离,形成一个小区域,自成一个小院落。
3.宅门位于宅院的东南角,使用等级森严
老北京的四合院宅门一般位于东南角,有屋宇门与墙垣门两种形式。讲究的四合院使用屋宇门,可以细分为广亮大门、金柱大门、蛮子门与如意门四种。在封建社会,只有一定品级的官员才可以使用广亮大门与金柱大门。百姓只能使用蛮子门、如意门与墙垣门。
4.南北长、东西窄
老北京四合院在整体上南北长,东西短,庭院基本是正方形。不管是带了跨院,还是进深较浅,老北京四合院都是这样的形状。当然,也有些四合院因为位置原因,形状有所变化,这些只是个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