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四合院历史悠久,早就在三千多年之前的西周时期就已经出现了雏形。现如今我们在北京城看到的四合院,基本上都是明清时期留存下来的,其布局已经有了非常显著的特征。
在北京四合院中,只有正房和后罩房是属于真正的坐北朝南建筑。也就是说,只有这两个房子的采光最好。当然,因为后罩房位于正房的后面,且院落比较窄,部分阳光被正房遮挡,因此采光效果还是略差正房一筹。
正房在全四合院最好的位置,居住起来最是舒适,因此常常作为家中长辈的居所。正房一般三间,中间是堂屋,两侧的次间才用来居住。也有正房是五间开间的,在次间两侧还有梢间,也作为居住使用。另外,东侧的卧室地位要高于西侧,及东次间高于西次间,东梢间地位高于西梢间。
在正房两侧是耳房,有“三正两耳”和“三正四耳”的。耳房规制小于正房,可以用于居住需求,也可以用做书房等其他用途。耳房可以和正房连通,或是在正面单独开门,成为单独空间。
正房的后面还有一排房子,在四合院中称之为后罩房,双层的称之为后罩楼。后罩房进深和高度当然是小于正房的,但是面宽却多于正房。正房要在一侧开通道进入后院,而后罩房则要占据后面全部宅基地的,因此比正房稍微宽了一个房间的尺寸。
后罩房是整个四合院最幽深的地方,通常居住的是家中女眷,尤其是未出嫁的女子。这里宅院随小,但是却是最安静的场所。除了女眷之外,女仆也是居住在这里的,方便照顾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