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屋顶有着严格的等级限制,按照从高到低的等级划分,古建屋顶可以分为重檐庑殿顶、重檐歇山顶、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以及硬山顶。除此之外,还有攒尖顶、卷棚顶等其他类型的屋顶。
什么是庑殿顶?
庑殿顶是“四出水”的五脊四坡式,由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共五脊组成,因此又称五脊殿。由于屋顶是四面斜坡,且四个面都是曲面,故又称四阿顶。庑殿顶又分为单檐和重檐两种,所谓重檐,就是在上述屋顶之下,四角各加一条短檐,形成第二檐。重檐庑殿顶是古代建筑中最高级的屋顶样式。一般用于皇宫,庙宇中最主要的大殿,可用单檐,特别隆重的用重檐,著名的如北京的太和殿,而故宫的英华殿、弘义阁、体仁阁则为单檐庑殿顶。
什么是歇山顶?
歇山顶,即歇山式屋顶,由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和四条戗脊组成,故称九脊殿。为古代中国建筑屋顶样式之一,其特点是把庑殿式屋顶两侧侧面的上半部突然直立起来,形成一个悬山式的墙面。歇山顶常用于宫殿中的次要建筑和住宅园林中,也有单檐、重檐的形式。如北京故宫的保和殿就是重檐歇山顶。歇山顶分单檐和重檐两种,所谓重檐,就是在基本歇山顶的下方,再加上一层屋檐,和庑殿顶第二檐大致相同。例如天安门、故宫的太和门、保和殿、乾清门,妙应寺山门、智化寺智化殿、台北府城北门为重檐歇山顶。
两种结构相比,歇山顶的结构更复杂,按照过去的观念来说,明明其等级要高于庑殿顶,但为何庑殿顶的等级反而比歇山顶要高呢?原来,这竟然是历史理由下来的传统。
庑殿顶出现的最早,约出现于先秦时期,而歇山顶的出现晚于庑殿顶,其样式最早可见于汉阙石刻,在汉代的明器、北朝石窟的壁画上,也都可看到歇山顶。现存最早的歇山式建筑是五台山的唐代南禅寺大殿。因此,庑殿顶等级就高于歇山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