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设计

四合院装修知识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建筑文化 > 四合院装修知识

四合院木结构中枋的分类

作者:  发布时间:2021-10-21 10:48:47

  四合院建筑的木结构中有种叫做枋的结构,他是辅助稳定柱与梁的构件,必不可少。如果没有枋的存在,房屋的整体结构就变得不稳定,容易倒塌。关于四合院木结构中枋类构件很多,下面简单来介绍下。

  额枋也叫檐坊,是木结构建筑中柱子上端联络与承重的水平构件。南北朝的石窟建筑中可以看到此种结构,多置于柱顶;隋、唐以后移到柱间,到宋代始称为“阑额”。有些额枋是上下两层叠重叠的,在上的称为大额枋,在下的称为小额枋。大额枋和小额枋之间夹垫板,称为由额垫板。

  金枋一般是指明清建筑位于额枋(阑额)和脊枋之间的枋,走向与梁垂直,与建筑的正立面平行。清式建筑构架名称之一。它们又分为为:下金枋、中金枋、上金枋。

  脊枋是在正脊位置的枋。

  箍头枋的头饰对带斗拱大式建筑常做成霸王拳形状,无斗拱小式建筑则常做成三岔头形状。梢间或山面转角处,做箍头榫与角柱相交的檐枋或额枋。分单面箍头枋和搭交箍头枋两种。

  承椽枋指重檐建筑中上下层交界处,承托下层檐椽后端的枋木,在枋木外侧,安装椽子位置处剔凿有椽窝。截面高为5斗口,截面宽为4斗口。

  间枋是楼房建筑每间房的面宽方向,楼板之下联系柱与柱之间的木构件,明清式称间枋。高按檐柱径,厚为高的五分之四。高按檐柱径,厚为高的五分之四,用半榫与柱相交。

  棋枋是指承椽枋之下,为安装槛框而设置的辅助木构件,两端做半榫与棋枋重檐金柱相交。

  穿插枋是檐柱与老檐柱(金柱)间之联络辅材,此为小式建筑中的称谓,大式建筑中称为桃尖顺梁枋。

  天花枋是位于老檐枋下安放天花的枋。与天花梁一起构成室内天花的主要承重构架。断面与天花梁不同,但其上皮应与天花梁同高,一般两端做半榫交于金柱。有斗栱时,天花架于斗栱里跳的井口枋上。

  大式带斗拱的建筑中,置于外檐额枋之上,承接斗拱的扁枋称为平板枋。

上一篇:四合院建筑中的吉祥动物
下一篇:传统四合院室内使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