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最好用也最普遍的建筑材料是木头,因此四合院房屋的整体骨架和门窗都是用木头做的。正是如此,中国才会创造出来榫卯结构,才会出现梁柱这样的木架结构。目前,古建房屋的结构有抬梁式构架、穿斗式构架和井干式结构,那么四合院建筑是哪种结构呢?
基本上,古代四合院房屋所使用的结构是抬梁式结构(又称“叠梁式”)。抬梁式构架是在台基上立柱,柱上沿房屋进深方向架梁,梁上立短小的矮柱,矮柱上再架短一些的梁,如此叠置若干层,再最上层架上立脊瓜柱,这就是一组梁架。
在相邻两组梁架之间,用垂直与梁架方向,并且位于柱上部的水平联系构件“坊”,把两组梁架组合起来。每层梁的两端上面,垂直于梁架方向放置檩。檩不仅加强了梁架间水平方向的联系,构成稳固的组合构架,而且承受上部屋顶荷载。
抬梁式构架在四合院建筑上使用非常普遍,尤其是在中国北方。这是因为抬梁式可使室内柱子较少甚至是无柱。但是,抬梁式构架用料较大,耗费木材较多。而且这种构架基本上不采用三角形这种最稳定的构件组合形式,所以稳定性较差。
现在四合院设计,采用的基本都是钢筋水泥结构,没有木结构的缺点,居住更加舒适,造价也比木结构经济。因此,想要自建四合院,外形可以仿古,但建材还是现代的建筑材料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