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旧时有“东富、西贵、北贫、南贱”的说法,富商多住在东城,达官贵人多住在西城,北城是普通老百姓,而南城住的就是那些行走江湖的打把势卖艺的人了。正因为如此,北京城每个区域的四合院住宅装饰才出现了很明显的差异。
俗话说:“有金抹在脸上”,四合院装饰等级体现最淋漓尽致的地方就是宅门。四合院的宅门按照等级高低可分为王府大门、广亮大门、金柱大门、蛮子门、如意门和随墙门,其中王府大门是皇亲国戚阶级居住的、广亮大门和金柱大门是官宦之家居住的,蛮子门是富商之类居住的,如意门是殷实之家居住的,随墙门是普通老百姓居住的。
四合院的大门一般占一间房的面积,构件相当复杂。就以营造名称来说,有门楼、门洞、大门(门扇)、门框、腰枋、塞余板、走马板、门枕、连槛、门槛、门簪、大边、抹头、穿带、门心板、门钹、插关、兽面、门钉、门联等。
就是所谓的门当户对,就是从宅门的装饰来观察的。“有身份”的四合院,一般不开大门,旁边有一个小门,也叫门房,来办事的人都要递上自己的帖子,过去称“名赐”,就相当于今天的名片,下人穿过垂花门,呈给在内宅的主人,如果是普通客人,由下人带领引路;如果是重要的客人,主人会命下人开大门迎接。
一些“有身份”的四合院门口还会有抱鼓石和上马石。这两种石头都是有级别的,普通的人家是不允许设这两块石头的。还有四合院的瓦和屋脊也都依据主人身份有着严格的规定,譬如说在清朝时满族人可以用铜瓦,而汉人当了再大的官,也只能用阴阳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