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按照规模划分,可以分为小四合院、中四合院和大宅门,其中大宅门可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大户人家的宅门”。“宅门”还有特定的意义,指具有垂花门等的多进院的住宅(即复合式的高级四合院),与只有东西南北房的一般的四合院相区别。大宅门,至少可分为前、后院,甚至更多的院落,豪华的甚至还有后花园。
大宅门的门墩儿,又叫门枕或门鼓,分别是长方形的鼓形的,一般都是石制的(也有少数木制的),雕有形形色色的图案、花纹。偶尔能见到雕有石狮的门枕,说明这是昔日的王府。没有爵位的人家哪怕再有钱,也不敢请石狮守门的——那叫“越制”,会受到惩罚的,轻则抄家,重则杀头。
大宅门的门楼,毫无疑问都是屋宇式的,不同于普通百姓用的随墙门。大宅门的门楼装饰更加豪华,更富于立体感。如果你发现哪座四合院的门前还设有上马石什么的,它原先的主人肯定是当官的。不仅仅自用,还可以方便前来做客的同僚。武官在此上马,文官在此坐轿。
垂花门,构成了大宅院最显著的特点。垂花门由柱端雕有莲蕾状垂珠的垂莲柱出挑屋檐组成,像一座典雅的亭榭,只不过安装有开闭的屏门。它之所以是宅门的核心,因为划分着内宅与外宅,普通的宾客是不允许穿过垂花门进入后院的,大多只能在作为外宅的第一进院里逗留。
除了垂花门之外,大宅门还有其他一些豪华设计。比如四隅还有抄手廊曲折相连,雨雪天气也不影响主客通行;有的增加了好几组向纵深发展的跨院,最后面甚至盖有两层的后罩楼;水池假山相映成辉,重峦叠幛,别有洞天。
如果说“天棚鱼缸石榴树”是普通四合院的景色,那么“庭院深深深几许”说的便是大宅门的特色了。总之,大宅院比普通四合院豪华多了,是市井人家没法比的。要想重温老北京的生活,那就去看看胡同深处的那一座座大宅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