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定义来看,传统四合院是那种中间有院子四周是屋子的宅院。四面房屋也各有各的名字,正北方是正房,东西两侧分别是东西厢房,正南方向是南房,也叫做倒座房。如果是三进四合院,后面还有一排房子,叫做后罩房。
一般意义上来说,传统四合院其实指的是北京四合院。在老北京城,四合院遍布在城中各地,虽然有大有小,但基本布局都差不多。小到平民宅院,大到皇宫内院都是四合院,只不过复杂程度不同而已。
我们看到的传统四合院,都是明清时期定型的。不过,再往前追溯,四合院历史达到了3000多年。也就是说,从周代开始四合院就已经出现,并且成为华夏民族最主要的民宅样式。
传统四合院,体现了中国人的风水文化与尊卑思想。四合院布局按照八卦而定,宅门位于巽位,正房位于坎位,形成了坎宅巽门的格局。其他房间各就其位,虽相互分离却形成了一个整体。方位的不同,居住环境自然也不同,好位置自然给地位高的居住,而较差位置自然是给地位低的居住。正房位置最高,因此家族中的老爷子都住在这里。东西厢房位置稍差些,一般是给孩子辈居住的。
传统四合院,装饰也是特点之一。大门和垂花门装饰最华丽,除了各种雕刻之外,彩绘也将门户装点得色彩缤纷。还有影壁也是四合院不可或缺的构件,上面的雕刻也有多种多样的题材,文化内涵丰富。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四合院逐渐走向没落,但四合院的情怀却深深植入很多人的心中。在东方晨光,就有很多热爱四合院的人,他们依旧围着传承四合院文化而不断努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