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合院庭院中,有种地砖叫做金砖,在制作时即位讲究工艺,制作完成后也要精挑细选,只拿最好的去铺设地面。据说,金砖选出来的成品,必须满足“敲之有声,断之无孔”的标准,否则便被认定不合格!
四合院铺砖其实并不复杂,难就难在地砖的烧制上。过去一般百姓家只铺设普通的地砖,而皇亲国戚使用的则是上面说的金砖!寻常百姓不仅没有钱去使用金砖,甚至连使用的资格都没有。好砖,只有皇亲国戚才能使用。
金砖的制作工艺复杂,中国古代工匠制作金砖时,要选“黏而不散,粉而不沙”的泥土,露天放置整整一年,去其“土性”。然后浸水泡开,让数只牛反复踩踏炼泥,以去除泥团中的气泡,最终炼成稠密的泥团。再经过反复摔打后,将泥团装入模具,平板盖面,两人在板上踩,直到踩实为止。然后阴干砖坯,要阴干7个月以上,才能入窑烧制。烧制时,先用糠草熏一个月,去其潮气,接着劈柴烧一个月,再用整柴烧一个月,最后用松枝烧40天,才能出窑。
当然,出窑之后还不算结束,还要看这窑金砖的质量如何。金砖出窑后需要经过严格检查,如果一批金砖中,有6块达不到“敲之有声,断之无孔”的程度,这一批金砖都算废品,要重新烧制。如此算来,从普通泥土到金砖的进化需要长达两年的时间,而这还不算铺装的时间。
由此看来,中国古代宫殿建筑贵重的不仅仅是房屋,还有那地面上的砖块。千万不要觉得千人踩万人踏的东西就不是文物了,它们当年也是经过层层筛选出来的精品。而四合院建筑,正是由这一砖一瓦才搭建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