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窗户是用纸糊的,遮风又不影响采光。如果窗太大,窗户纸很容易弄坏,解决的办法很简单,在纸背面加木条加固,窗棂就此出现了。过去四合院建筑中窗户的种类不少,其本上都是具备窗棂的。
四合院窗的形制各异,主要为槛窗、支摘(zhé)窗、直棂窗、墙窗四大类。槛窗即格扇窗,它的形式和格扇相同,只是只有格扇的上半部而没有下面的裙板,它安装在两根立柱之间的槛墙上,所以称为槛窗。
支摘窗也是安装在槛墙上的一种窗,它的形式与槛窗不同,分上下两个相等的部分,和里外两层组成为一组。支摘窗透光透气性能好,多用在住宅。
上述两种窗户是有窗棂的,但后面说的这种窗户,却因为应用场景不在房屋上,因此大多数不设窗棂,只用于框景之用。墙窗也称牖窗,在墙上开窗,形式自由,方、圆、多角形等。墙窗以框设景,将室外美景有效的利用,并收入建筑的框架结构中,营造出深居山水之中的优美意境。
框景,不单单是开一扇窗、造一个门那样简单的动作,它是古人精于匠心的关系处理:人与景、建筑与景、景与景,多种关系的变换、重叠、交织,造就了令人惊叹的框景艺术。从这些关系的处理上便可看出,中国古建筑的技艺精湛和独具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