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水归堂,寓意吉祥。古往今来,凡智者必择居山通水绕、藏风纳气之地。四水归堂,作为中国代表性古典建筑风格之一,更在世界建筑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中国传统哲学理论中,天井和“财禄”相关。经商之道,讲究以聚财为本,造就天井,使天降的雨露与财气聚拢。四水归堂,四方之财如同天上之水,源源不断地流入自己的家中。四水归堂,聚水、聚财、聚福气,可谓“四季财源滚滚、四面八方来运。
徽派四合院的天井是真正的天井。徽州人盖房子墙都不低,动辄数仞,不仅能防君子,也很能抵挡小人,要是有人来探访吃了闭门羹,连窥视院内的机会都不太有。传统上徽州出商人,很多人家不缺钱,都想方设法把围墙建得高高的。高墙配大院是常理,但在徽州人却偏爱小天井,尤其是私人住宅。高墙围着小天井,“井”的味道凸显。
高墙的功用无需说明,而小天井的缘由则很让人纳闷。天井小再加上围墙高日照就少,多半会阴暗潮湿,可看见的天也就小。不缺钱不少地,非要让自己坐在阴森潮湿的窄井里观小天,这是为何呢?
在炎热的夏日,高墙遮住了直射的阳光,还顺便把热浪挡在墙外;天井四周内斜的屋顶,显示了一把雨水不流外人田的智慧,也捎带着保持了天井内的湿润,不经意间还能在夏天使这份湿润转换成可人的清凉;墙高井窄,并非刻意的烟囱状,形成由里往外拔的自然吸力,加速屋内空气向外对流,有如天然的空调,供人享受穿堂风的凉爽。
当然,高墙小天井的功用还远不止这些。徽州商人出差通常不带家眷,且徽州女人多水灵,能让徽商安心在外经商的,莫过于后院安妥。为此,徽派建筑的天井功不可没。围着小脚小女人的高墙小天井,给徽商不仅带来了家庭的安稳,也带带来了强盛的商业竞争力,带来了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