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是北京传统民居形式,辽代时已初成规模,经金、元,至明、清,逐渐完善,最终成为北京最有特点的居住形式。所谓四合,“四”指东、西、南、北四面,“合”即四面房屋围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
北京四合院特点之一就是讲究绿化,院内种树种花,确是花木扶疏,幽雅宜人。老北京爱种的花有丁香、海棠、榆叶梅、山桃花等等,树多是枣树、槐树。花草除栽种外,还可盆栽、水养。盆栽花木最常见的是石榴树、夹竹桃、金桂、银桂、杜鹃、栀子等等,种石榴取石榴“多子”之兆。至于阶前花圃中的草茉莉、凤仙花、牵牛花、扁豆花,更是四合院的家常美景了。
清代有句俗语形容四合院内的生活:“天棚、鱼缸、石榴树、老爷、小姐、胖丫头”,可以说是四合院生活比较典型的写照。不过,北京很多四合院经历过大杂院的改造,这样的景象已经不复存在了,全都变成了老北京的记忆。
北京四合院的构成也有独特之处,在中国传统住宅建筑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中国传统住宅多为内向型院落式布局,是封闭性住宅,对外只有一个街门,关起门来自成天地,具有很强的私密性,也非常适合看重隐私的现代人独家居住。它的院落宽绰疏朗,四面房屋各自独立,彼此之间有游廊联接,起居十分方便。
四合院是中国建筑的细胞,是中国建筑的根。紫禁城里的一些建筑、北京的王府、会馆、庙宇、祠堂也多是一些大的四合院建筑。四合院是非常有生命力的一种住宅,是中国人在建筑艺术的一大创造,是对世界文化的一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