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最能代表中国的民居建筑是什么,相信大部分人都说是四合院。不过,除了北京四合院之外,全国各地还有多种多样的民居建筑,比如客家围龙屋、山西窑洞、广西的杆栏式、云南一颗印。
1.客家围龙屋
广义上的围屋的外形基本分同心圆形、半圆形和方形三种,此外也有前方后半圆形、八卦形、椭圆形等形状的。围屋结合了汉族古朴遗风以及南部山区的地域文化特色,只要在客家人聚居之处,都能见到围龙屋的踪迹。
2.陕西的窑洞
窑洞是中国西北黄土高原上居民的古老居住形式,这一“穴居式”民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窑洞一般有靠崖式窑洞,下沉式窑洞、独立式等形式。
3.广西的杆栏式
干栏建筑是南方少数民族的建筑风格,最早的干栏式建筑是河姆渡干栏式建筑。古时流行于南方百越民族的居住区,这种建筑以竹木为主要建筑材料,主要是两层建筑,下层放养动物和堆放杂物,上层住人。这种建筑适合那些居住于雨水多比较潮湿地方的人。干栏式建筑还可以防震。
4.云南的一颗印
在云南中部地区有许多这种形式的四合院住宅。三间四耳是最常见的宅制,既正房三间,左右各有两间耳房(厢房)。前面临街一面是倒座,中间为住宅大门。四周房屋都是两层,天井围在中央,住宅外面都用高墙,很少开窗,整个外观方方整整,如一块印章,所以俗称为“一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