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民居建筑之一,辽代时已初成规模,经金、元,至明、清,逐渐完善,最终成为北京最有特点的居住形式。那么为何古人对四合院情有独钟,古朴四合院为何会成为古人居住的标准样间?
从居住体验来说,四合院是为中国人量身定制的。远古人类从蛮荒中崛起,与野兽争夺地盘和食物,时刻处在危险当中。而房子的出现,除了作为居住空间使用之外,还有一定的防护作用。因此,在经过不断地改良之后,合围式的院落出现了。
合围式院落除了可以抵御野兽,还能阻挡其他部落势力的攻打。不管经历多少年,来自宅子外面的威胁依旧还在,因此四合院的防御属性还是极强的。像是宅门、影壁等最初都是具有防卫功能的建筑构件。
除了安全方面,四合院的居住舒适性也得以改良。为了亲近自然,四合院庭院会种花植树;为了让宅院美观,四合院中出现了富有艺术性的雕刻和彩绘;为了冬暖夏凉,四合院房屋朝向以及建筑形式都顺应了自然环境。四合院不断这么改来改去,到明清时期就成了现在这样的格局。
四合院除了居住方面,其格局也和古代的井田制有关。井田制,就是将田地划分九块,形成井字形,诸侯等奴隶主以此来进行分配。这样的规制影响了建筑形式,四合院也是这样按照井田制的布局划分为九分,中间庭院,八方房屋。
现在,四合院设计布局依旧还是老样子,但却出现了新的变化。随着居住要求的增加,新式四合院除了布局满足古朴四合院的样式之外,内部装饰完全不同了,各种现在家具和设施样样齐全。这样的四合院,依旧是中国民居建筑的首选样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