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四合院的整体框架都是木质结构。也就是说,四合院房屋的的主体材料是木头,包括梁、柱、枋、檩、椽等大木构件和门、窗、天花等小木构件都是预先加工,然后在现场组装完成。下面,就来说说四合院建筑材料中的木料加工。
传统四合院木料加工,大木构件需要承受很大的荷载,对木料的要求很高。树木砍伐之后一般需要放置半年以上才能基本去除水分,而且还要剔除一些虫蛀、裂缝和糟朽的次品。合格的木料按照其尺寸确定具体的用途,大木料用作柱梁等大构件,小木料用作椽子或装修构件,尽量提高出材的效率,减少浪费。
选定木料之后就可以进行粗加工了,主要的工具包括锯子、锛子、刨子、斧子、铲子等等,各有用途,柱子、檩条等构件先刨成圆形,梁、枋等构件就砍削成方形,以作备用。粗加工之后是精加工,需要在粗料上画线,使用丈杆、墨斗、样板等工具画出构件具体的形状。
由于四合院房屋的构件数量成百上千,同一类型的构件也往往有几十件之多,一一加工完成后还需要在每个构件上用墨笔标注未来的安装位置。比如,正房明间左侧前檐柱,厢房次间五架梁‛等等,这样安装的时候才能保证对号入座,不至于发生错误。
由于长期开采滥伐,清朝以后中国本土的大型木材资源日益枯竭,很多房子建造的时候很难找到完整的大料,包括梁柱在内的一些构件只能采取多块小木料拼接的方式组合而成,属于不得已而的办法。这些组合木料用铁圈牢牢地箍在一起,外表刷上油漆彩画之后也看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