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传统民居建筑的格局为一个院子四面建有房屋,通常由正房、东西厢房和倒座房组成,从四面将庭院合围在中间,故名四合院。这样格局的建筑在中国持续了几千年,一直是中国人最爱的民居形式。
四合院传统民居的历史底蕴无比深厚,其建筑之雅致,结构之巧,一直被国内外学者所称赞。四合院建造材料简单,设计与施工较为方便,青砖灰瓦,红漆大门,整体色调为灰青色,且造型古朴,其内装饰图案以富贵吉祥为主,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四合院传统民居建筑有着一定的规制,规模和大小也有不一。分为大四合、中四合和小四合。大四合一般为府邸或官衙。居住,分别为几个四合院并列组成。要想走到另一个院子,必须经过一条走廊。普通人家住的一般为中四合和小四合,有几户人家住在一起的,也有单独一家住的。
四合院传统民居建筑的大门一般开在东南角或西北角,院中的北房是正房,正房建在砖石砌成的台基上,比其他房屋的规模大,是院主人的住室。院子的两边建有东西厢房,是晚辈们居住的地方。在正房和厢房之间建有走廊,可以供人行走和休息。
四合院传统民居建筑是封闭式的住宅,以家庭院落为中心,街坊邻里为干线,邻里之间交流方便,居住环境舒适。一家人住在四合院里面,舒适、清净,过着悠然自得、幸福安宁的生活,享受家庭的温馨和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