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筑装饰方面,中国人总会在细节上下足功夫,让自家宅院的各个角落都充满艺术性。就拿四合院檐口设计来说,古人为了保护裸露在外的木质结构,就发明了瓦当和滴水,并且在其上增加个各种精美图案,以表达美好的愿望。
滴水,四合院建筑屋檐的部件,防止雨水等室外水直接流下侵蚀墙体,设置的内凹型构件,叫做滴水。瓦当,四合院建筑用瓦的重要构件具有很大的科学性,显示了中国古代瓦当具有装饰性和实用性结合的功能。
《瓦当》释义:瓦当,宋,李好文长安图志谓之瓦头。瓦当俗称瓦头,是覆盖建筑檐头筒瓦前端的遮挡,不同历史时期的瓦当有着不同的特点。从文献记载中国古代建筑用瓦始于夏代,迄今为止瓦当的实物最早见于西周中晚期扶风召陈遗址。
在早期,“滴水”与瓦身的夹角一般为直角,覆盖建筑檐头板瓦前端的遮挡,晚期则增加至一百度以上,以利流水外泻起着保护檐头的作用,是中国古建筑的重要构件,起着保护木制飞檐和美化屋面轮廓的作用,其样式主要有圆形和半圆形两种。
瓦当有各种各样的样式,有“汉并天下”字样显然是西汉的,有“大秦龙兴化牟古圣”字样的是前秦的,有“单于天降”的字样,是匈奴的。古人没有摄影技术,对瓦当只能施以拓片法,用拓片进行流传。拓片虽然不能完全反映出瓦当纹饰的细微之处,却可以把握瓦当的总体风韵。
“长乐未央”、“长生无极”、“千秋万岁”、“汉并天下”、“延年益寿”、“亿年无疆”等,这些文字瓦当多为小篆书体,排列组织匀称和谐,布局讲究,除了滴水功能外可与一枚好的印章相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