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在三千多年前,四合院布局的建筑就已经出现了。随着时代的发展,四合院的建筑材料逐渐批量使用的砖瓦,进而出现了砖雕等装饰物。砖雕的制作不易,需要的工序复杂,并且在过程中还会出现很多残品,必然不能用于装饰建筑。
制作砖雕的原料是颗粒细腻的黏土或沉入河底的河泥。原料要加清水搅拌成浆糊状稀泥,待泥渣子沉淀,把上面的泥浆糊放入新的容器再次沉淀,倒掉泥浆上面的清水。一两天后,泥浆略干,反复踩压,直到踩成柔韧度极好的泥筋,做成砖坯。成型的青砖软硬要适中,砖太硬,雕刻时容易破碎,雕凿的形象粗糙;砖太软,不利于深入的雕刻,雕刻的形象不易成型。所以普通黏土砖不能用来雕刻。待砖坯晾干后,入窑烧制成青灰色为最佳。
砖雕或大型构件分为窑前雕和窑后雕。“窑前雕”是在烧制前用摸具塑性,进行雕刻,然后进行烧制,全凭艺人的经验,这样成品率较低,是砖雕工艺的一大难题。“窑后雕”就是在烧制完成的砖坯上进行雕刻。雕刻前要对砖面进行打磨。打磨后把设计画稿拓印在涂抹过石灰水的砖面上,用凿子或刻刀粗略勾勒画面的轮廓,分出基本层次,用刀、铲等多种工具刻画细节,雕出适合的建筑构件装饰造型。
砖雕以青砖烧制的建筑材料作为雕刻对象,用于四合院建筑中装饰大门、影壁、廊子、花墙、迎壁、花窗等处。主要雕刻手法有雕刻手法,有隐雕、浮雕、透雕、多层雕等。线雕是通过图案的凹线来表现的;浮雕已经有立体感的效果。如:卍字不到头、回纹、等镂空雕刻;透雕是雕刻独立景物,要雕刻全部,所以立体感更强。
在四合院砖雕的图案中多用抽象几何图形,配以动物、花卉、树木图案组成。选择图案都有其寓意,如象征吉祥的龙、麒麟等神兽和避邪的狮子和鹿、牛、羊、马、猴等多种动物。采用的花卉有“四君子”梅、兰、竹、菊,还采用像牡丹与凤凰象征“富贵吉祥”;桃和蝙蝠象征“多福多寿”;松树和仙鶴象征“松鹤延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