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建筑的门大多分为两类,即实木门和棋盘门,实木门一般只在进入建筑的正门或后门使用,而框架上装木板,加以穿带和方格的棋盘门则是我们在四合院建筑中最常见的门样式。在棋盘门中,又有好些花样制式,苏州园林中最常见的则是“隔扇门”,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隔扇门”吧!
隔扇门又称格扇门、格子门,主要用作居室、堂屋或临街店铺之门。隔扇门由“抹头”、“隔心”、“腰环板”、“裙板”四个部分组成。
门最顶端的横条木被称为“抹头”,“抹头”是今天我们判断隔扇门种类的重要标志,如宋代建筑的隔扇门一般是四抹隔扇,而明清的隔扇门一般为五抹隔扇。
“隔心”部分便是我们对于隔扇门印象的由来,早在汉代起,门的隔心上就出现了大量的花纹装饰,明清时期,园林艺术高度发展,带动了建筑行业,仅仅是隔扇门上的隔心样式,就出现了多达40多种花纹,其繁荣可见一斑,不同等级的建筑门的隔心花纹也大有讲究,如故宫太和殿门上的隔心,便是最高等级的“三交六碗菱花形”隔心。
“腰环板”部位,又称“绦环板”、“中夹堂板”,位于门的中间位置,也难怪古人称之为“腰环板”了。
“裙板”,又称“障水板”,是整个隔扇门除了隔心以外最为精彩的部分,因为这个位置常常会出现大量的装饰,如彩绘、木雕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