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个四合院都会有一堵名叫影壁的墙,其上一般都会以吉祥图案的浮雕装饰,供人欣赏。那么,为何四合院中会有影壁呢?这个肯定是和它的作用有关。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四合院影壁的作用是什么。
一、外影壁作用
1.标明大门位置、挡风防寒
古时,往往一个建筑院大门口旁放有影壁的地方大多都是标明了大门位置所在处;寒冷天气,大门外的影壁墙可以阻挡大风和大雨像院内直入,形成缓冲,御挡寒气。
2.提示过往行人避开
与大门内的影壁相比,大门外的影壁无形中把公共行走的道路纳入了自己住宅的领域,虽然并没有禁止行人经过,但给人的感觉就是那是属于他家的,别好像入侵了他家,提示过往行人避开。
3.提升宅院的档次
门口的影壁,可挡住从各个角度窥望的视线,让人们不能看到院内的任何景象,这样反而容易产生神秘之感。。影壁墙,做为进入大门之前的缓冲之地,使门前形成了一个广场,可使庭院显得宽广、深邃、十分气派。
4.挡住视线,保护隐私:
旧时的院落,白天多是大门敞开的,如果没有影壁的话,门]外的人可以直接看到院内人们的活动,这会让居住者因为被注视而产生紧张、不安全之感,私密性、防御性不强。有了影壁,就可以挡住外人的视线,即使大门敞开,外人也看不到宅内。既方便进出,又可避免外人的偷窥和打扰。
二、内影壁的作用
1."内外有别”分向人流的等级空间
东四六条崇礼第门前的雁翅影壁-按大宅门的规矩,这第二空间是自家轿夫“起轿”和‘落轿”的地方;教书先生、厨师与更夫由此进出右侧屏门进入塾室、厨房及更道,不得擅自进出左屏门,自由“跑上房”的人传令给他们。如崇"“礼”宅的内影壁,其左侧屏门已拆去。主人如聘女出阁,迎娶花轿则在此撤去轿杆,揭去因有出檐的轿顶,然后轿夫四人提着轿绳,是特允穿过西屏门,下两层台阶才到外院,将轿再提_上三层台阶紧靠垂花门的门口,轿夫用手指尖儿伸进轿口顺起轿帘聘女上轿后,再用同法顺下轿帘,轿夫是看不到新娘,最后回到影壁前顺轿杆,起轿。这是“礼”制下,男女有别在此的突出体现。
2.藏风聚气
四合院建筑多建于我国的北方地区,其成因也多与风水学中的气候等条件密切相关。《水龙经》云:“直来直去损人丁。”如无影壁墙,气流则直来直去,有了影壁墙,气流则要绕着影壁而行,并且达到减速的效果,符合“曲则有情”的原理。由于气流减速接近了人体气血运行的速度,二者流速相等,人体会产生舒还感,对健康和事业大有裨益。
3.截凶挡煞
固本稳中影壁有时被设在后罩房明间隔院的对面,即前院正房明间的后檐墙之后,这主要为躲避北京冬季凛冽的寒风直冲的原因,正院正房是主人居家活动的主要场所,有行使礼佛、拜祖、仪事、会见至亲等功能。如柏林寺西路方文院即为如此。从《易经》八卦方位而言,此处按后天八卦应属“坎"位,坎为凶位。为保主人身体健康,立影壁御之情有可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