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设计

四合院装修知识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建筑文化 > 四合院装修知识

四合院房顶上的鸱吻,栩栩如生的雕刻品

作者:  发布时间:2021-04-22 10:21:19

  高级些的四合院建筑的房顶上,通常都有鸱吻这个构件,它是古代大型建筑正脊两端的饰物。鸱吻又叫螭吻,所谓龙生九子,鸱吻是其中之一,而龙生于水,飞于天,人们将它放在屋脊上既是装饰又有兴雨防火的寓意。

  早期鸱吻的形式是类似鱼尾巴的形式,那时候它的名称叫“鸱尾”。据考证,鸱尾是在晋代以后出现的。在南北朝时期,鸱尾形象在云冈龙门石刻中多见,许多文献资料上也有关于鸱尾的相关记载。晚唐之后,鸱尾由原来的鱼尾演变成了兽头形,其尾巴比较短,张大口,正吞着屋脊,尾部卷起上翘,因此这时的名称也由鸱尾改变为鸱吻或叫吻兽。

  在不同时代,鸱吻的造型差异也很大。汉代的屋脊是用筒瓦垒砌而成的,屋脊两端向上隆起,形状很像后来鱼尾形状的鸱尾。晚唐以后,鸱尾形象演变成兽头形,还发展成了使用涂釉的大型瓦件来制作。我们南越国宫署遗址内亦有出土一件黄釉鸱吻,虽为残件,但其表面覆有鱼身、鸟羽、凤尾、龙爪,底部刻云气纹,通体施黄釉,光彩夺目,延续了唐代鸱吻的敦实风格,线条流畅。宋代以后,鸱吻的造型都仿效唐代的做法,采用了兽头形。

  到了明清时期,鸱吻的造型也逐渐变成了我们如今所看到的龙头型,具体形象是龙头双眼瞪目,张着大口,吞着正脊,上部向内弯曲后又向下卷曲,而且鸱吻上还雕刻出龙鳞,栩栩如生。现存的四合院中,我们可以在恭王府的建筑上看到这个结构。

上一篇:四合院建筑中精美的滴水瓦
下一篇:四合院门窗:窗棂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