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未出嫁的香闺小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这“二门”就是指垂花门。垂花门位于四合院的中轴线上,处在正房与倒座之间,把院落截然分为内外两部分。所以垂花门就是沟通内外院的门,俗称二门,又称内门。
垂花门作为四合院内宅的宅门,也是房主人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的重要标志之一,在这方面,它与四合院宅院的外门有着异曲同工的作用。
最常见的垂花门有这样两种形式。一种是一殿一卷式垂花门,所谓一殿一卷,是指垂花门的屋面是由一个尖顶屋面和一个卷棚屋面组合起来形成的一种组合屋面形式。这种形式既庄严又活泼,屋顶迭宕起伏有致,富于韵律感。
另一种是单卷棚垂花门,屋面仅采用一个单一的卷棚形式,虽然活泼不足,但仍不失高雅,在四合院中应用也较广泛。
垂花门建筑形式虽有差别,但它们的构造、功能却是完全一样的,凡垂花门都有两种功能,第一是要求有一定的防卫功能,为此,在向外一侧的两根柱间安装着第一道门,这道门比较厚重,与大门相仿佛,名叫“棋盘门”,或称“攒边门”,白天开启,供宅人通行,夜间关闭,有安全保卫作用。
第二是起屏障作用,这是垂花门的主要功能。为了保证四合院内宅的秘密性,在垂花门内一侧的两棵柱间再安装一道门,这道门称为“屏门”。屏门只有在家族举行重大仪式之际才被打开。人们进出二门时,不通过屏门而是走屏门两侧的侧门或通过垂花门两侧的抄手游廊到达内院和各个房间。垂花门的这种功能,充分起到了既沟通内外宅又严格地划分空间的特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