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房屋讲究内外装修,越是高等级的建筑就越是如此,越是重要的地方装修起来耗时越长,但“磨洋工”并不是工人在偷懒,这其中也是有原因的。
如今,人们习惯于将消极怠工、只出工不出力的现象称为“磨洋工”。其实,最初“磨洋工”并不是指磨蹭、怠工的意思,而指的就是对墙体的装修。原来,四合院建筑一向讲究“磨砖对缝”。磨工,就是指对砖墙的表面进行打磨,使之平整、光滑,相当于现在的勾缝和打磨石类的装修。
之后就是铺地板。如果是一般百姓家这一步并不复杂,如果赶上皇亲国戚修大殿,铺地意味着时间。原来一定级别的宫殿里用的地砖又称金砖,有如此美誉,因为其质地坚细,敲之若金属般铿然有声。
当年古代工匠制作金砖时,要选“黏而不散,粉而不沙”的泥土,露天放置整整一年,去其“土性”。然后浸水泡开,让数只牛反复踩踏炼泥,以去除泥团中的气泡,最终炼成稠密的泥团。再经过反复摔打后,将泥团装入模具,平板盖面,两人在板上踩,直到踩实为止。然后阴干砖坯,要阴干7个月以上,才能入窑烧制。
泥土在烧制时,先用糠草熏一个月,去其潮气,接着劈柴烧一个月,再用整柴烧一个月,最后用松枝烧40天,才能出窑。出窑后还要经过严格检查,如果一批金砖中,有6块达不到“敲之有声,断之无孔”的程度,这一批金砖都算废品,要重新烧制。如此算来,从普通泥土到金砖的进化需要长达两年的时间。这还不算铺装的时间。
四合院房子最后的装修步骤就是吊顶。吊顶又分很多种,其中老百姓家常用的是糊纸棚,说白了就是用白纸糊住秫秸秆,吊装在梁上,遮住屋顶。稍微讲究点的人家,一般会用木头打成规整的方格网状,之后糊上白纸做天花板。等级最高的吊顶则是安装藻井。“藻井一般都是向上隆起的,宛若井状,有方形、多边形或圆形等,周围饰以各种花藻井纹、雕刻和彩绘,非常精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