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建筑中,很多建筑构件的名称都非常有特色。其实,这些名称的由来,有的是历史的演变留存下来的,有的是古人根据其样式起的名字。下面,我们就来和所说四合院建筑中的影壁、斗拱、抱石鼓和抄手游廊名称的由来。
1、影壁
影壁最开始时候叫做萧墙,是指古代宫室内当门的矮墙。古代宫廷室内当门处有一小墙。客人来见时不会直接见到室内的主人,而需要绕过小墙,方可见到。那堵小墙即为萧墙。“萧”通肃,有屏除的意思。后来这种建筑结构应用于四合院中,就成了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影壁了。
2、斗拱
我国古代木构建筑,在立柱和横梁的交接处,从柱顶上加的一层层的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结构,类似人的拱手形象,故曰“拱”。拱与拱之间垫的上部凿有槽口的方形木块,叫“斗”。《中国古代建筑辞典》对其解释说:“状如旧时量米的斗,所以叫做斗。”现在斗拱已经不怎么使用了,要想看的话可以去古建筑中了解。
3、抱石鼓
抱鼓石主要作用是支撑两扇门板,使大门板门扉能够稳定地直立与转动。后来随着发展,出现成为装饰物以及门第符号。之所以叫抱石鼓,是因为因为它有一个犹如抱鼓的形态承托于石座之上,故此得名。
4、抄手游廊
一般抄手游廊是进门后先向两侧,再向前延伸,到下一个门之前又从两侧回到中间。在院落中,抄手游廊都是沿着院落的外缘而布置的,形似一个人抄手(将两手交叉握在一起)时,胳膊和手形成环状,所以叫“抄手游廊”。
古人对于建筑结构的起名也是有着独到的见解的,从它们的名字我们就可以大致看出来这些构件的功能以及样式。另外,在中式装修设计中,这些元素也是中式文化的代表,可以在设计时将其融入建筑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