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设计

四合院装修知识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建筑文化 > 四合院装修知识

木结构四合院设计常用构件:柱础

作者:  发布时间:2021-03-11 10:24:56

  最早的时候,木结构房屋的柱子是直接插在地下的,不过为了防止柱子的移动下沉,便在柱脚的部位置一块大石头,使柱身的承载重量能均匀分布于较大面积上。不过后来发现,这样的结构虽然稳固,但是木头的腐蚀却极为严重,所以就有了柱础的存在。现在去看那些木结构四合院,柱子地下都有这个东西。

  柱础是过去四合院建筑构件一种,俗称磉盘,或柱础石,它是承受屋柱压力的垫基石,凡是木架结构的房屋,可谓柱柱皆有,缺一不可。

  在柱子底下承受压力的部分叫「础」,而在础与柱子之间常有「踬」的放置,以隔断毛细现象向柱子渗入的溼气,并且能于损坏时随时抽换。但我们一般所通称的「柱础」即包括以上两者。

  柱础功用其一是将柱身集中的荷载布于地上较大的面积;其二石柱础既可防潮,且高出地面,可免柱脚腐蚀或碰损。由于柱础很接近人们的视线,往往成为艺术家施展技艺的好地方,于是就有了随朝代变化而变化的多种形制和雕饰,成为我国石雕艺术的一大门类。

  关于柱础的雕饰,宋《营造法式》也有说明:“其所造花纹制度有十一品:一曰海石棉花;二曰宝相花;三曰牡丹花;四曰蕙草;五曰方文;六曰水浪;七曰宝山;八曰宝阶;九曰铺地莲花;十曰仰覆莲花;十一曰宝装莲花。

  柱础虽因机能上的需求而产生,但当其发展成熟后,也逐渐形成了柱子的收头,使单调平直的柱身,产生视觉上之变化,兼具有装饰之功能。因此,随着时代的发展,即使是石柱也运用了柱础做为装饰,所以其在装饰上的作用已大于机能上之需求。

  古代对础石的使用十分重视。柱础造型的演变,从另一侧面反映古代中国建筑装饰艺术的发展一个缩影,是中国几千年建筑艺术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闪光点。

上一篇:四合院屋顶小兽的寓意
下一篇:四合院大门的等级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