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合院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北京人世代居住的主要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的典范。追根溯源,在商周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四合院式建筑的雏形,在辽代时就已经初步形成其独特的建筑规格,后经金、元、明、清历代完善,逐渐形成北京特有的建筑风格。
从平面格局上看,北京四合院具有“坎宅巽门”特征,也就是坐北朝南的院子,按照后天八卦的方位,正房位于正北方坎位,而大门开在东南角巽位。坎宅保证了住房朝南采光,巽门能防止从大门望见院内情况,保证了宅院私密性,而其庭院的空间接近正方形,则更利于北京天气条件下的采光和家庭成员的活动。
作为礼仪之邦,为了更加强调礼制上的内外有别和主客有别,较为讲究的四合院往往在里外院之间建造一道二门作为分割,二门一般做成饰满木雕的垂花门形式,十分美观,增强了四合院的艺术气息。
在二门的后面是宅院的庭院,这个院落是四合院绿化的核心之地,四合院将“天人合一”的理念倾注到了它的一草一木。
四合院的绿化植物选择不仅注意到了对本地自然气候的适应性,尤其注意到了植物对建筑的影响。那就是,作为院外的行道树会种植高大落叶乔木,不妨碍交通。而庭院内则都是落叶小灌木或者乔木以及花卉,它们的根系都很小,不伤害建筑物。更为重要的是,如同所有中国传统建筑一样,即使是花木,也会被赋予无尽的情感。
这些四合院的花木都是中国数千年发展史中被赋予了深刻文化内涵的品种,如常见品种槐树象征了崇高的威望、良好的品德,海棠、石榴象征了家族兴旺、日子红火,丁香和牡丹象征了夫妻好合、富贵荣华,如此等等。
其他方面,四合院的居住讲究尊卑有别,但是房屋之间却彼此相通,没有半点隔阂。院子也极为讲究风水,住在里面就可以感受到设计者的智慧。四合院的居住环境非常不错,如果有机会,还是应该建一座自己的四合院。
四合院是在北京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和人文环境的双重作用下发展成熟的,因此其院落布局和建筑单体都表现出了宜居性,也处处体现出北京传统文化的内涵。现代的民居建筑,也应该注重北京四合院里面的那些文化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