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簪位于四合院大门的中槛之上,数量为两颗或四颗,其多寡体现等级的高低。等级较高的金柱大门、蛮子门均有四颗门簪,而等级较低的如意门只有两颗门簪。不管是几颗门簪,都是起着固定的作用。
门簪有方形、长方形、菱形、六角形、八角形等样式,正面或雕刻,或描绘,饰以花纹图案。门簪的图案以四季花卉为多见,四枚分别雕以春兰夏荷秋菊冬梅,图案间还常见"吉祥如意"、"福禄寿德"、"天下太平"等字样。只两枚门簪时,则雕"吉祥"等字样,体现了深厚的中国文化内涵。
门簪最开始出现的时候,只着眼于固定门扇作里。人们追求美观,将其做得具有装饰趣味,但仍只两枚。后来,人们再重门簪的装饰效果,增加四枚的本身,已将门簪的结构功用降于第二位了。至于那些纯粹为了做样子的门簪,便只计装饰,不较其它了。
人们常说“门当户对”,之中的“户对”据说正来源自门簪。门簪称为“户对”,又称为“阀阅”。阀指的是功绩,阅指的是阅历。在古代,封建贵族阶级门阀世家的等级观念非常森严,也很看重一个人的家族背景。在联姻上,需要“门当户对”,名门对名门。有些极有声望的名门望族子弟,甚至不肖与皇族的公主联姻。连唐文宗也都感叹说:“民间修婚姻,不计官品而上阀阅”。门簪(阀阅)是一个家族地位的标志,被赋予了极其厚重的精神内涵。
门簪作为四合院大门上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起到装饰的作用,同时也凝结了古人的智慧和制作技术。现如今,北京城留下的四合院不多了,如果有机会的话,可以尽量去观赏下这些大门的装饰物。